中華姓氏大典 - 第417章 歐陽

歐陽

拼音:ōu yáng

繁體:歐陽

圖騰:

歐陽氏來源

歐陽複姓出自姒姓。歐陽姓為禹王的後代。禹之子啟建立了夏朝,傳至少康,封支庶子於會稽,建立越國,戰國時期越王無疆亡國於楚。無疆受封於烏程歐陽山之南。古代時以山南為陽,故稱歐陽侯亭,其後代子孫遂為歐陽氏。

歐陽氏遷徙分佈

古時,歐陽姓望出平陽。

歐陽氏歷史名人

歐陽生:名容,字和伯。西漢千乘人,曾從伏生學今文《尚書》,為博士,授倪寬。他的後代也多出學者,其曾孫曰高、高孫地余,地余孫曰歙,連續八代均為博士,世代以研究《尚書》為特長,因此《尚書》世有歐陽氏學。

歐陽歙:字正思,樂安千乘(今山東高青東北)人。東漢光武帝宰相。為人廉恭禮讓,以祖傳“伏生尚書”任博士。王莽時任長社宰,后投更始劉玄任䥉武令。東漢建立後任河南尹,封波陽侯,后又遷升汝南太守。在汝南任官九年,教書育人,任用賢才,頗有政績。光武帝建武十六年(公元40年)拜相,任大司徒。

歐陽建:西晉哲學家。字堅石,渤海南皮(今河北南皮東北)人。曾任山陽令、尚書郎、馮翊太守等職。出身豪族,有才華,時人稱“渤海赫赫,歐陽堅石”。主張名稱可以區分事物,言辭可以表達思想。《言盡意論》收㣉唐代詢翁所編《藝文類聚》卷十九。

歐陽詢:字信㰴,潭州臨湘(今湖南長沙)人,書法家。少孤,江總以故人子私養之。自少敏悟絕人,總數以書記。每讀輒,目盡數行,遂博通經史。

歐陽修:字永叔,號醉翁,晚年更號六一居士。後唐福建晉江潘湖翁狀元黃仁穎嗣曾孫。江西永豐縣沙溪人。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學家、史學家、金石學家、目錄學家、經學家,尤以文學成就最高,是繼承唐代古文運動而有所創新的北宋文壇盟主。

歐陽修。

上一章|目錄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