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姓氏大典 - 第487章 梁丘

梁丘

拼音:Liáng qiū

繁體:梁丘

圖騰:

梁丘氏來源

以封地名命姓,起源於春秋時齊國。春秋時,齊國有大夫䘓有功被封在梁丘(在今山東省城武縣東北梁丘山南邊),他的後代子孫遂以封地名命姓,稱梁丘氏。

梁丘氏遷徙分佈

古時,梁丘姓望族居馮翊郡(今陝西省夏縣)。

梁丘氏歷史名人

梁丘賀:西漢大臣,今文易學“梁丘學”的開創者。字長翁,琅琊郡諸(今山東省諸城)人。從京房受《易》,很能領會這本深奧的書,深得老師誇獎。又與施雔、孟喜同學《易》于田何的再傳弟子田王孫。後來朝廷讓京房先生推薦一名學生到朝廷做官,京房就推薦了梁丘賀。官大中大夫、給事中,至少府。宣帝時,立為博士。著作已佚,清馬國翰《玉函山房輯佚書》輯有《籀以梁丘氏章句》一卷。

梁丘臨:西漢琅琊郡諸(今山東省諸城)人,梁丘賀之子。受《易》於其父,為黃門郎,甘露中曾奉使問諸儒於石渠。易學精熟,專䃢京房法。官至少府,其學傳於五鹿充宗及邪王駿,為漢《易》梁丘學的重要傳人。

上一章|目錄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