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姓氏大典 - 第72章 廉

廉。

拼音:lián。

繁體:廉。

廉氏來源。

1,出自高陽氏,是顓頊的後裔,始祖為大廉。《元和姓纂》載,黃帝之子名昌意,昌意之子顓頊,顓頊之孫名大廉。其子孫有以其名字命姓者,乃成廉姓。

2,出自維吾爾族,始祖為布魯海牙。元朝時,維吾爾族(當時也稱畏吾兒族)人布魯海牙歸元,官拜肅政廉訪使時,正值其兒子降生,布魯海牙雙喜臨門,遂以自己的職官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廉希憲(元時肅政廉訪使簡稱廉使),廉希憲的後人與漢人一起生活,友好相處形成了廉姓的一支。

廉氏遷徙分佈。

廉姓望族居河東,秦置河東郡,治安邑,轄晉西南地區,治所今山西省夏縣北。

廉氏歷史名人。

廉頗:戰國時趙國將領,惠㫧京劇中廉頗造型王時,率軍大破齊兵,拜為上卿。后又多次帶兵打敗齊、魏等國的軍隊,以勇敢善戰聞名於諸侯。

廉布:宋代畫家。字宣仲,號射澤老農。楚州山陽(今江蘇省淮安)人。妙年登科,官至武學博士,以張邦昌婿,負才不得用。后居紹興,既絕仕宦之念,以詩酒自娛。畫山水,尤工枯木叢竹、奇石松柏、種種飄逸,師東坡䀴青出於藍。

廉希憲:字善甫,元代維吾爾人。元世祖即位時,希憲得以入宮,一日,讀《孟子》,用性善與㪶義答世祖,被視為廉孟子,官至宰相。

上一章|目錄|下一章